
象山64个地名商标被外县抢注 |
来源:宜创商标网 时间:2008年6月2日 |
|
日前,象山工商部门有关人士在中国商标网上发现,宁海人陈某申请注册的 “象山港”第39类旅游运输商标正在公示阶段,若在公示期间无人提出异议,根据商标注册在先原则,该商标将注册成功。事实上,与象山地名有关的至少有64个商标已被外县人士注册,业内人士呼吁,本土商家应加紧保护与 “象山”有关的地域性商标。
在 “象山港”旅游运输商标申请注册后,象山工商部门通过商标查询系统发现,象山不少地名均有被申请注册记录:其中2个 “石浦港”、45个 “大目湾”、4个 “象山”、12个“象山港”、13个 “松兰山”商标已由象山本地企业申请注册;另有60个 “象山”、2个“象山港”、2个 “松兰山”商标被县外企业或个人申请注册,其中与旅游酒店业关联密切、价值最高的第39类旅游运输类“象山港”、 “松兰山”商标已分别被宁海的陈某和北仑的俞某率先申请注册;第43类饭店餐饮类 “象山港”商标已被东钱湖朱某申请注册并通过初审。对此,象山港国际大酒店已向国家商标局提交了异议材料,若此异议未获认可,可能对该酒店带来一定影响。
工商部门分析,申请注册旅游餐饮类象山地名商标的个人多为我市商标行业从业人员,了解商标注册程序,熟悉商标争议的法律渠道,洞悉地名商标未来的巨大价值而先人一步。地名商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象山港开发,其商标价值将进一步体现出来,虽然商标申注并不排除异地注册,但是本地商家具有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应积极利用商标开发附加值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如何加强本土商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象山工商部门建议,一是由政府或国有资产出资注册有价值的地名商标。如大目湾新城投资开发公司已全类注册了 “大目湾”商标。二是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如可借鉴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由政府出资注册 “东钱湖”商标后,科学规划,统筹使用,授权部分企业免费或优先使用 “东钱湖”商标,做大做强 “东钱湖”商标的价值,形成商标的连锁效应。三是引导企业重视商标品牌价值,特别是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的地名商标具有宝贵的价值,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应高度重视,加以利用。四是出台鼓励企业使用地名商标的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干部深入与休闲旅游业关联度高的餐饮、旅馆服务业和有影响力的功能性项目进行宣传,鼓励企业申请使用地名商标。 |
|
上篇资讯:商标经济助推宁波江北经济发展 |
下篇资讯:驰名商标宁波“云环”屡遭假冒 |
声明:本网转载其它媒体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资讯内容有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 |
|
|
|
|
交易商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