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纯贴牌到国际创牌 伊思佳捅破“天花板” |
来源:宜创商标网 时间:2008年12月3日 |
|
“两年前开始在欧美国家申请商标注册,直到最近才注册成功。”昨天,浙江伊思佳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晓东说,从单纯贴牌到国际创牌,这条路伊思佳走了14年。
创建于14年前的伊思佳,其实吃了多年的“贴牌饭”。这家生产户外运动服、各类针织服装的企业,一直靠贴牌来维持生产经营。由于信誉良好,伊思佳要多少订单,外商就会给多少订单,让伊思佳几乎到了“吃喝不愁”的地步。
靠贴牌生产虽然能够“吃饱”,但方晓东说,如果完全靠贴牌,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长此以往就会撞上发展的“天花板”。2002年,伊思佳注册了属于自己的“伊思佳”商标,并花大本钱向市场推广。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伊思佳”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早在2006年,伊思佳就开始在英国、美国、比利时等8个国家申请注册“伊思佳”商标,直到最近完成了在国外的全部注册。方晓东说,让“伊思佳”这个牌子在国外销售,第一步要在这些国家取得合法资格和权利,也就是必须在这些国家进行注册;第二步就是寻找总经销商或者在注册国开设专卖店。
“有品牌就会有市场。”方晓东说,伊思佳长期给国外大品牌做加工,对国外的经营理念、制造技术已经非常熟悉,只要设计水平真正与国际接轨,就能吸引国外的消费群体。目前,伊思佳正与一国外著名设计师进行洽谈寻求合作。据介绍,依托品牌优势,今年1至11月,伊思佳的内销额达到2200万元,同比增长了50%,占外销额的11%。
记者感言:在自主品牌尚未创建或是尚不强大、消费者还未完全接受的条件下,伊思佳一边为国外大公司做贴牌加工,一边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即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其经营生产仍保持良好势头,这种贴牌与创牌相结合的做法,无疑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参照样本。 |
|
上篇资讯:苹果公司遭商标侵权获赔40万元 |
下篇资讯:宁海民企“十法”应对外贸困局 |
声明:本网转载其它媒体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资讯内容有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 |
|
|
|
|
交易商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