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商标注册网
首页 国内商标 境外商标 商标新闻 法律法规 商标交易 
资讯搜索:
商标 商标申请 商标法
《宁波市2022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发布
来源:中国宁波网  时间:2023年4月27日

  2022年,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知识产权各相关部门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以打造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先行市为主目标,以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集成改革为总牵引,加强统筹协调,突出创造运用,优化保护机制,健全服务体系,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各项工作,打造了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宁波先后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城市和全国第二批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多模式审理试点等一系列“国字号”试点示范。在刚刚结束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被宣布入选首批10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再添知识产权“国字号”荣誉。

  此外,宁波还连续两年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为激励创新、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知识产权顶层设计不断优化

  2022年,全市知识产权各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宁波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多项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升格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为市长亲自挂帅,增补成员单位至15个部门,修订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部门职责,形成“责权清晰、优势互补、统分结合”的工作格局。连续两年高规格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大会。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市政府与省市场监管局建立局市会商制度,签订《知识产权强市合作共建议定书》,重新修订《宁波市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初步形成重点突出、涵盖全面的地方法规政策体系。知识产权机构力量进一步充实,市公安局新设立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宁波知识产权法庭调配兼职技术调查官。知识产权工作先后纳入全市重要专项目标考核和专项表彰奖励项目。加快数字化改革步伐,打造“知识产权智保”应用,被列入全市2022年数字化改革重大推进项目,获评“浙江省2022年度数字经济系统最佳应用”“宁波市2022年度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获批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试点,“纺织服装产业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列入省级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二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大幅提升

  (一)专利创造

  2022年,全市专利授权量76127件,同比增长5.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611件,同比增长22.92%。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084件,同比增长22.97%,增幅位居全省第一。10项专利获第23届中国专利奖,在获奖数量和等次上均创历史新高。

  突出政策引领,聚焦源头创新,提升创造价值,优化预审服务。市场监管、经信、科技等部门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不断激发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四位一体”高价值品牌体系纳入《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方案》,推动建立链式创新机制,知识产权被列为“科技创新2025”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考核指标体系。紧盯制造业“大优强、绿新高”发展需求,开展高价值专利提升行动和规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扩增”行动。畅通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快速通道”,助力企业快速授权高价值发明专利。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发明专利平均审批周期由9-22个月缩短为3-6个月。保护中心全年累计受理案件960件,预审合格731件,授权586件,其中发明专利451件,预审数量和质量稳中有进。

  (二)商标与地理标志创造

  2022年,全市商标注册申请7.2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5.5万件,2022年新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119件,新核准地理标志5件,累计拥有地理标志61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持续推进“浙江出口名牌”暨“宁波出口名牌”培育工作,拨付2022年度首批商标品牌战略专项资金66.9万元,助推甬商甬企“走出去”。全国首创商标专用权保险,完成全国首单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费用补偿保险理赔。全省率先出台高水平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工作方案,并在全省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相关案例获评宁波市和浙江省首批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市农业农村局持续深化农产品地标工程和农业品牌振兴行动,将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奉化水蜜桃列为2022年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立项项目,并分别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500万元,推动新增“三品一标”125个。截至年底,全市共有绿色食品298个,农业部中绿华夏认证有机食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0个。品牌农产品种类基本覆盖农林牧渔各产业,并涌现出一批全品类或产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版权创造

  2022年,我市版权登记及在国家版权局登记的计算机软件作品3858件,总量达到10790件,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20%。在2021年实现全市区(县、市)版权服务工作站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工业园区、文创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建立版权服务工作站。宁波市版权局联合海曙区法院、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版权纠纷维权“共享法庭”,有效推动版权纠纷快速化解。在巩固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市、县二级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软件正版化,加快推进金融、医疗、教育、交通、新闻出版等特定行业和重点领域软件正版化工作。

  (四)标准创造

  2022年,我市以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主线,着力鼓励标准创新,以标准化助推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增主持国际标准1项,为我国主持制定的首个生物降解领域国际标准;新增主持、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55项;浙江省可降解材料与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顺利落户我市,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2家企业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占据全省半壁江山;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数量位居全省各地市第一。

  (五)植物新品种与种业资源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筹建种业创新联盟,制订现代种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种业强市行动方案落实落地。指导宁海县成功申报全国制种大县。2022年度累计申报植物新品种权33个、国家审定畜牧新品种1个、非主要农作物国家登记29个、非主要农作物省级认定2个、主要农作物省级认定21个。剖析宁波种业侵权案件,优化种业发展法治环境。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强化

  (一)司法保护

  2022年,宁波两级法院共收案3624件,同比下降17.82%;结案4022件,同比下降1.06%。其中,宁波知识产权法庭收案1700件,同比下降34.69%;结案2105件,同比下降9.50%,结案率、正常审限内结案率分别同比上升8.7个百分点、0.56个百分点。推进当事人一件事改革、繁简分流,深化诉调对接,支持多家基层法院创新审判机制,宁波知识产权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57件282人;审结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25件197人。其中受理审查逮捕21件29人,审结审查逮捕22件30人,批准逮捕7件11人;受理审查起诉136件253人,审结审查起诉103件167人,提起公诉86件135人,不起诉17件32人;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件,行政2件,公益诉讼1件。市检察院指导鄞州区检察院办理的侵犯商业秘密案,在全省首次开展涉罪企业合规考查。知识产权领域“四大检察”从市级层面均已实现零的突破。2件案件先后被最高检和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市公安局深入开展“昆仑2022-4”“蓝剑2022”专项行动,全市公安机关累计侦办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246件(破案240件),涉及“浙企”“甬企”品牌4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49名,移诉犯罪嫌疑人342名,涉案价值14969.8万余元。“侵犯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种子案”被公安部七局贺电表扬,“宁波奔野重工被假冒注册商标案”实现跨两省三市的全链条打击。推进建设“全市制造业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配套建立“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制度,形成“风险感知-预警推送-查纠整改”的风险防控闭环工作管理体系。

  (二)行政保护

  2022年,我市在2021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位列159个副省级和地级城市第一,在2021年省委省政府对设区市知识产权保护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线上线下专利行政裁决案件和电商专利纠纷案件1947件;参加专利行政诉讼2件。组织开展电商、冬奥会、冬残奥会、亚运会及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专利资助及激励政策,全面取消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全省率先启动专利代理行业信用评价。压实属地责任,以代理服务机构为突破点,采取多种方式先后处置三批涉嫌非正常专利申请共计8492件,已撤回7480件,撤回率88.08%,立案查处3件恶意商标注册案件。市版权局以影院、小商品批发市场等场所为重点,组织开展“冬奥版权保护集中行动”、“护苗2022绿书签专项行动”及“剑网2022”行动,持续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宁波海关扎实开展“龙腾行动2022”“蓝网行动2022”“净网行动2022”等专项行动,查获多起典型案件。2022年,宁波海关查扣涉嫌侵权货物(物品)585批次、1715.9万件,案值3129.2万元,向公安机关通报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线索22条,查扣数量、案值分列全国海关第二、四位,同比保持正增长。

  (三)协同保护

  各知识产权职能部门常态开展“铁拳”“亮剑”“昆仑”“龙腾”“蓝剑”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协作联动机制更加健全通畅,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公安、科技、海关等部门紧密协作,共织多跨“保护网”,分别共建审判技术辅助调查机制,签订支持创业创新合作协议,建立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探索跨区域审判联动机制,设立全国首家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推动成立市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和商业秘密保护联盟。信用监管、联合惩戒取得新进展。成立全省首个市场化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基金初始规模100万元,已成功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件。2022年宁波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1个,推动形成“一网多点”的定向保护网络。创建省市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149个,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率先启动公益服务机构海外知识产权观察组织布点,国内首次发布涉美知识产权诉讼调查报告,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进入全国前三。

  四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更加显著

  (一)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城市建设

  2022年,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围绕三大科创高地,重点支持高价值专利或专利组合产业化等项目,累计签约投资项目10个,投资金额合计1520万元,引导主投机构投资金额1.24亿元,放大倍数超8倍。2022年以来,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实现零突破,获批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磁性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落户宁波,宁波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落地。

  (二)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2022年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获批成为国家级创新中心,实现全省国家级创新中心的零突破。积极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我市11所高校院所、国有企业累计发布开放许可专利614件,覆盖三大科创高地相关产业,其中宁波大学开放许可专利318件,在全省高校院所中排名第一。鄞州区、高新区被列入全省首批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举办宁波市首届知识产权转化对接活动暨专利开放许可启动仪式。全市专利开放许可数量和被许可数量共1094项。

  (三)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

  2022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64.88亿元,惠及企业632家,同比分别增长37.8%和117.18%。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扩面增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国家试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截至2022年末,全市银行机构向288家次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66.57亿元。

  (四)提升知识产权保险供给水平

  全国首创知识产权“保险+维权+服务”宁波模式,全国率先推出多个知识产权保险新产品,率先实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险种全覆盖和工业产权领域三大服务体系保险全覆盖,知识产权保险服务辐射至长三角一体化城市。截至2022年底,共为国内887家企业的6396件商标、2551件专利等提供承保服务,累计保障额度8.9亿元。成立全国首家实体化运行的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组建知识产权保险服务联盟。

  五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一)建设综合服务保护集聚区

  以知识产权综合体为载体,坚持数字赋能,大力构建数智化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保护综合示范区,推动12个部门、9类服务机构统一入驻,建成10个中心、3个庭、1个基地,有效整合全链条资源,实现177项业务的“一楼通办”,全年共办理各类事项15582件。

  (二)开启精准助力服务直通车

  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地方特色应用为载体,归集专利、产业数据12亿条,实现全类别知识产权数据检索,覆盖全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17个细分领域,为全市134家重点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产业高价值专利挖掘服务。以获批设立首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为契机,积极建设海外维权专家库,有效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能力。全市品牌指导站154家,关联企业16.4万家,出台全国首个品牌指导服务站地方标准。

  (三)畅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链

  2022年,全市律师行业新收知识产权案件4236件,其中民事案件2546件,占比60.1%,非诉案件1690件,占比39.9%,知识产权案件创收4693.62万元,办理仲裁知识产权案件11件,同期稳步提升。全市9家公证机构中有4家实现知识产权服务“在线化”。2022年公证电子证据平台存入视频、照片等共24628条。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结合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普法。

  六知识产权人才培育体系持续优化

  (一)强化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作用

  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需求,市委人才办迭代升级人才引育举措,系统重塑“一城三地”人才新政30条,构建“通则+专项+定制”人才政策体系,同步出台顶尖人才项目支持等一揽子配套政策。迭代升级甬江人才工程,开通“10+10”申报直通车,新遴选支持人才团队项目402个,同比增长30.1%。

  (二)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

  浙江万里学院依托宁波知识产权学院,成功获批我市高校首个知识产权专业,并于2022年9月顺利招收首批本科生。强化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团队获评校级首批“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省级优秀基层教学团队”,持续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知识产权法》。

  (三)启动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在全年认定专利人才500余名的同时,创新人才孵化载体,启动宁波市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认定。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市服装行业协会等5家单位入选首批培训基地,将在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培养、孵化方面,发挥主阵地的作用,为知识产权高价值创造提供人才支撑。

  七知识产权宣传氛围更加浓厚

  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策划重大集中宣传活动,借助4·26期间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平台,公开发布《宁波市2021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专利、版权和商标统计分析报告、知识产权工作大事记和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并推出各大媒体系列专题报道,其中在国家级、省级媒体刊发专题报道30余篇。市市场监管局同时发动各区(县、市)举办各类宣传培训活动近200场(次),开展“知识产权你点我讲服务万里行”活动140余场。宁波知识产权法庭发布《关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司法大数据报告》及《2021年度宁波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创新案例》,宁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协委员会客厅开展11期主题活动。市检察院受邀在中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等平台分享司法保护经验。市公安局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共计开展“农业知识产权送法下乡”等各类活动35场次。市版权局评选并发布“宁波十大版权事件”,利用各种载体和平台强化公众对版权工作的认识和反盗版反侵权意识。市经信局组织企业参加“法治护航数字经济发展”等网上论坛活动。市商务局扎实推动外贸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市贸促会组织举办国际海洋经济与海商事服务论坛,扩大涉外知识产权朋友圈。

  (王岚张斌程勇文)

上篇资讯:宁波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为本土企业“出海”护航
下篇资讯:2023年国家品牌日活动5月10日举办 宁波22个品牌亮相
声明:本网转载其它媒体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资讯内容有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
交易商标推荐
© 2007- EaseRu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宜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备案专业商标代理机构
工信部备案:浙ICP备11036775号-6 公网安备 浙公网安备330203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