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有了首个“肖像+签名”商标
[2008-9-27] 扬州出现首个“肖像+签名”注册商标。昨天,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扬州“阿强快捷净菜”老板赵祥强将自己肖像和签名注册为商标。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已正式受理。 |
• 鄞州寻求茶叶崛起之道
[2008-9-26] 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将统一茶叶的商品名,统一定名为“它山堰绿茶”(它山堰白茶已接连几年获得金奖,它山堰绿茶则在今年的“中绿杯”评比中一举夺魁)。各专业合作社成员原有的商标作为商标,各专业合作社成员为制造商,它山堰茶业专业合作社为监制单位。 |
• 宁波8家企业的专利产品获得博览会金奖
[2008-9-26] 第五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日前在广东顺德举行,宁波8家企业的专利产品获得金奖。 |
• 付双建在商标审查辅助人员培训结业仪式暨上岗动员大会上提出目标
[2008-9-26]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召开商标审查辅助人员培训结业仪式暨上岗动员大会,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向顺利通过培训的全体商标审查辅助人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表彰了90名优秀学员。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出席大会并讲话。 |
• 七成人建议取消问题奶粉企业驰名商标称号
[2008-9-25] 近日,“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爆出三聚氰胺问题,伊利、蒙牛、雅士利等品牌产品也被检出含有。随后,蒙牛、伊利、光明等知名品牌的部分液态奶也被检出有三聚氰胺。日前,河南商报面向郑州市民做了100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人不满意商家退货态度,近七成婴儿家长表示有意母乳喂养,超过七成人建议取消问题企业驰名商标称号。 |
• 沪工商部探索商标管理长效机制 以维护市场秩序
[2008-9-24] 近年来,上海市工商部门有效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为上海营造了良好的经营投资环境。截至2007年底,上海共吸引外商投资企业3.4万户,投资总额2570亿美元;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84家;吸引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外地企业10万户;20余家外省市拥有驰(著)名商标的企业也先后移师上海。 |
• 中国名牌 驰名商标 国家免检等产品不让人放心
[2008-9-22] 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含三聚氰胺造成涉及全国十个省份发成1000多例婴幼儿患肾结石事件之后,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排查109家企业,其中22家被检出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其中拥有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或国家免检的品牌是:三鹿、古城、圣元、伊利、蒙牛、雅士利、施恩、南山、江西英雄。 |
• 浙江民企品牌意识普遍提高
[2008-9-18] 2007年,全省累计有注册商标27万件,境外商标注册累计近万件,是全国商标国际注册最多的省份。全省民营企业获得驰名商标125件,累计认定著名商标1295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36个,知名商号523个,品牌集群优势逐步凸显。 |
• 宁波鄞州区新增11件驰名商标
[2008-9-18] 宁波鄞州区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5件,占到宁波全市的三分之一左右。除新增的11件驰名商标是通过司法认定外,该区目前还有“一舟”、“欧琳”和“布利杰”正在实施驰名商标的行政认定,另有20件省著名商标和22件市知名商标正在评定中。 |
• 福建企业抢注奉化“布袋和尚”商标
[2008-9-17] 五代时后梁高僧、奉化人“布袋和尚”,作为广泛流传的历史名人,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昨天从奉化传来消息,福建一家企业正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布袋和尚”商标。 |
• 24岁宁波小老板起诉GE侵权
[2008-9-16] 为争夺一个网站域名,通用电气(GE)与24岁的宁波老板叶文龙近期对簿公堂。这个以80元人民币注册的域名被叶文龙视为生命线,他拒绝了飞利浦、欧司朗等经销商开出的高额收购价,同时拒绝了GE开出的150万元收购价,GE也拒绝了叶文龙“承包”该网站并成为GE代理商的提议。 |
• 嘉兴知识产权案猛增商标案最多
[2008-9-16] 继去年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了我市首个知识产权庭后,记者昨天了解到,日前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南湖区人民法院已经取得了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权,这也是我市唯一一家拥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 |
• 绍兴将培育12个块状行业区域名牌 4商标正注册
[2008-9-16] 继去年“绍兴黄酒”、“大唐袜业”和“嵊州领带”3个块状产业被认定为浙江区域名牌后,绍兴在区域名牌培育上有了更大的动作。记者昨日从市质监局获悉,我市将培育12个块状产业的区域名牌。 |
• 苏浙沪工商签协议 强化驰名商标保护
[2008-9-12] 。《合同监管合作协议》致力于提升苏浙沪工商部门在长三角地区推广普及合同示范文本,建立统一的合同示范文本数据库,对三地制订的合同示范文本实行资源互补,统一制订、发布和推广重要的合同示范文本,以保护三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 义乌工商促民企做商标国际文章
[2008-9-10] 不少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在做大了自己品牌的同时,也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在国内注册并取得了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却在出口对象国遇到了和自己一样品牌的商品,在国内取得了合法注册的商标到了境外却成了侵权。商标在境外被抢注,不仅让企业丧失了部分境外市场,也将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拱手让人。 |
• 不正当追逐驰名商标认定 警惕驰名商标“异化”
[2008-9-9] 一些经营者不正当地追逐驰名商标的认定,驰名商标的认定机关承受了不应有的压力,甚至有时也受到了不公平的指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串名牌产品,这些产品有的是全国层面上的“驰名商标”,有省市层次上的“著名商标”,有各市县层次的“知名商标”,此外还有一些省市认定的“知名商号”。 |
• “杉杉”商标被侵权 义乌工商严查
[2008-9-8] 日前,义乌市工商局执法人员根据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线索,对位于苏溪镇九洲街的一家衬衣生产厂进行了检查。现场查获“傍名牌”的保暖衬衫2040件,包装盒270个,标识270套。 |
• 宁波个体工商户商标意识有待加强
[2008-9-8] 个体工商户的商标意识一直比较薄弱。到去年年底,全市累计有注册商标约4万件,其中绝大多数为企业拥有,粗略估算个人拥有的仅占十分之一;而我市有25万多户个体工商户,以此测算,每百户个体工商户仅拥有1.6件商标。 |
• 农产品商标国际注册应及时
[2008-9-5] 通过“临海杨梅”这个商标,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鲜果专业合作社今年出口到西班牙的杨梅卖到了20多欧元一公斤。因为打算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该合作社理事长应启敏最近正忙着对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正凤”商标进行国际注册。 |
• 义乌推行企业品牌国际化 国外注册商标报销80%
[2008-9-2] 义乌将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品牌国际注册、培育、发展和运行保护机制,全社会的品牌国际化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国际注册商标拥有量居全省前列,自主品牌出口率显著提高,一批自主品牌国际知名度明显提升,其中一个量化指标是商标国际注册总量达到1000件。 |
共1182篇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33/60页 20篇/页
转到:
|